志愿者条例

时间:2025-04-29

志愿者条例

在我国的志愿服务领域,有一部重要的法规——《志愿者条例》,它为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保障。**将围绕《志愿者条例》展开,探讨其重要性和实施过程中的关键要点。

一、什么是《志愿者条例》?

《志愿者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志愿者活动的行政法规,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明确了志愿者的定义、志愿者组织的设立、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志愿服务的管理等内容,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志愿者的定义与权利

1.志愿者的定义:根据《志愿者条例》,志愿者是指自愿、无偿地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个人。

2.志愿者的权利:

参与志愿服务的权利;

接受志愿服务培训的权利;

获得志愿服务表彰和奖励的权利;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权利。

三、志愿者的义务

1.遵守志愿服务的法律法规;

2.遵守志愿服务组织的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履行志愿服务承诺;

4.维护志愿者形象,不得从事有损志愿者形象的活动。

四、志愿服务的管理

1.志愿服务组织设立:志愿服务组织应当依法登记,取得法人资格。

2.志愿服务项目审批:志愿服务项目应当经志愿服务组织批准,并报当地民政部门备案。

3.志愿服务记录:志愿服务组织应当建立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记录。

4.志愿服务评估:志愿服务组织应当定期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评估,提高志愿服务质量。

五、志愿服务的保障措施

1.政策支持: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志愿服务,对志愿服务活动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2.社会保障:志愿服务组织应当为志愿者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

3.荣誉表彰:对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给予表彰和奖励。

《志愿者条例》的出台,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有助于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作为志愿者,我们要认真学习《志愿者条例》,积极履行义务,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本站作品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与金辉网无关,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Q451197900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

Copyright宝润通 备案号: 蜀ICP备2024103751号-10